随着4G网络覆盖的完善以及客户普及率的提升,联网报警中心4G技术的各项创新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嵌入城市运行管理之中,看病难、开车难、上学难、食品不安全等许多民生难题,因为有了信息化的解决手段,得以迎刃而解。
近年来,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的“五水共治”工程引起广泛关注,这既是政务之要,更是民生之重。随着移动4G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4G网络覆盖的加深,4G创新成果也被应用到 “五水共治”的各项工作中。
为加强污水治理效果,宁波市的市、县、乡级领导分别担任各大河道的“河长”,从而建起上下连接的污水治理
“河长制”。为助力“河长制”有效运作,宁波移动联合环保局开发了一款用于掌握全河段污染信息的App客户端。该客户端以河流地理信息底图为基础,对全市400余条需整治河流进行了信息标记,并将设备采集的图片、视频通过高速无线4G网络实时展现。监管人员可通过App了解河道实时情况,上下联动整治。目前,宁波市近150位省级河道、重要市级河道河长和警长已经安装了该App客户端。
居民生活中,经过处理的水源往往通过小区内的水泵进行二次供水。如果水泵出现问题,就可能导致供水不足或水源滋生细菌造成二次供水污染。对此,宁波移动将4G高清视频监控与移动看店、移动卫士等应用结合,实现了对小区水泵的实时监控,工作人员可远程了解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。一旦水泵运行数据出现异常或有陌生人接近水泵,工作人员就会收到报警,可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“我每天都要从镇海‘跨区’到江东上班,中间需要到江北路林市场换乘390路,现在通过它能查全线有几辆车在行驶、离我家最近的车现在在哪个站,从此彻底跟上班迟到说再见了。”家住宁波镇海的秦小姐,一说到宁波移动开发的客户端“智慧民生”给她生活带来的改变,毫不犹豫地竖起了大拇指。
这项被宁波人称为“口袋里的智慧城市”的客户端应用,有11个县市特色版,可以随着指尖来回跳转切换,找到最具地域特色的服务。它有多受欢迎?活跃客户数突破100万,每7个宁波人就有1个人每天用到它。
帮助老姜多挣工单的利器,就是安装在全市主要路口、商圈和高速路出入口的100多个摄像头,城市的实时路况就是通过它们回传到“智慧民生”客户端。
“坐我车的乘客,也常会问我,某某广场车位多吗?请朋友吃饭要是兜圈找不到车位,又该被一通抱怨。” 老姜又点了点“智慧民生”客户端的“停车诱导”功能,“世纪东方广场,地下两层,还剩279个车位,随意停。就连每分钟收多少钱,都帮你找到了。”
记者发现,“智慧民生”客户端“交警服务”页面下,还有个“在线处理违章罚单”功能,输入车牌号、驾驶证等信息,就能查询违章记录和罚款金额,还能全天候自助缴纳罚款。更神奇的是,遇到占道车辆时,通过“占道提醒”向10086发送占道车辆车牌号,交警就会及时通知车主前来移位。“这样,既不用麻烦交警到现场,也不会泄露自己的隐私,占道车主就会识趣现身了。”
在温州,群众遇到需要帮助解决的“民生问题”首先想到的是手机客户端“民情E通”。“民情E通”是温州市“红色细胞工程”的信息服务平台,由温州市委组织部与温州移动联合开发,集纳了各项“智慧”功能,可快速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。
据了解,“民情E通”分手机版和网页版,设置了“群众心声、细胞网络、党建园地、细胞服务、温州新闻、民生助手、服务热线”等多个栏目。“群众心声”联网报警中心作为该平台的核心栏目,设县、街镇、社区、村四级服务平台,可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,让问题与矛盾真正化解在基层。同时,该栏目还开设了“爱心认领”,由志愿者及爱心人士认领“群众心声”,帮助解决问题。记者了解到,每一个“群众心声”需要在半个月内受理和处理,不能解决的,必须转有关部门帮助处理。